•補救教學的定義:
廣義而言,補救教學是學習輔導的一環。
是學生發生學習困難時,應獲得的一種診斷式教學(臺師大 唐淑華,2011)。
• 補救教學的內涵:
學生在每個年級均有應達到的基本能力, 補救教學是在對程度落後或學習低成就的學生實施 個別、適性化的教學以確保其應具備有基本學力。
1.實踐「帶好每一位學生」
「因材施教」、「帶好每一位學生」、「把每一位學生帶上來」是教育改革理念的重要措施。
2.堅持國民教育它的普遍性與公帄性特質
學生走進學校,劃入班級時,就應該注意無論何種編班方式,都可能有其功效上的侷限;因此,在設計上,應盡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〃
3.保障學生求知過程中不會受傷
使學生因為經驗與基本能力不足所造成的學習挫折,減到最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