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、校長:
1.和家長、教師、警察等相關人員瞭解事件發生的始末。
2.召開校內危機處理小組會議,研討各項處置事宜。
3.指派相關處主任為發言人,負責與傳播媒體做必要的聯繫。
4.指派相關處主任與受害家長聯繫,說明學校的處理程序,並給予必要的協助。
5.於適當時機,向全校教職員工及學生說明事件的經過。
6.評估此一事件對校園的正面、負面影響,並妥為因應。
7.與教育局等相關教育行政單位報告、聯繫、密切配合,以為奧援。
二、家長會長:
協調彙整各界資源以協助被害家長善後處理。
三、教務處:
1.參與危機處理小組,擬定事後處置行動計畫。
2.處理社會團體的介入事宜。
3.協助調配人力,調整時間等措施,竭力維持校務正常運作。
4.擔任危機事件發言人,對事件情況做適當範圍的告知,避免媒體揣測、渲染的報導。
四、訓導處:
1.參與危機處理小組,擬定事後處置行動計畫。
2.儘快召開導師會議,公告事件,建立處理的共識。
3.詳細記錄有關事項,建立文書資料。
4.掌握導師及學生的反應及學生作息動態,加強學生校園安全維護,使學生安心學習。
5.適切調整校園內學生氣氛,舉辦活動轉移注意。
6.聯絡家長及家長會代表,表達學校的關心,並告知學校處理協助的程序。
五、總務處:
1.參與危機處理小組,擬定事後處置行動計畫。
2.評估現場情況是否是否為校園安全缺失,並加以改善。
3.評估校園內是否仍有其他可能出現的危機情況並加以去除,以確保校園安全。督導所屬人員提高警覺,遇有突發狀況,隨時報告單位主管。
六、輔導室:
1.參與危機處理小組,擬定事後處置行動計畫。
2.成立特別輔導中心,協助導師老師,評鑑有哪些學生處於驚恐情緒當中,適時給於特別的協助。
3.評鑑是否需要將受害學生轉介至校外輔導機構。
七、導師、輔導老師-----性侵害與性騷擾處理(摘自人身安全教育手冊)
1.瞭解情緒,耐心陪伴:
2.「你覺得很害怕」、「你好像很不舒服」、「你覺得很難再說下去」、「你懷疑自己做錯事情」……。在傳達我們的瞭解之後,可給一點時間將情緒舒解並溫和詢問是否可以繼續,也可以表示「這是很困難的事,我們可以慢慢來,等你覺得好過一點時,再繼續。」
3. 支持肯定、接納關懷:
4. 正面支持被性侵犯、性騷擾學生,稱許其投訴的勇氣。
5. 基本上要信賴投訴的學生,鼓勵其說出他的感受和想法。
6. 提供被性侵犯、性騷擾學生有關此類事件發生率的資訊,讓受害者知道他不是孤獨的,並提供有關受害者在情緒、行為與生理上影響的資訊,令其明白受害者所受的傷害,而其反應也並非過度。
7.向受害者解釋,受侵害與受騷擾並非其過錯,以減少其自責的傾向並告知其毋庸為事情的發生負責任,毋庸自責事情的發生是因自己的服裝、行為所引發。
8.協助受害人尋求被害的意義,因為性侵犯、性騷擾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,他們需要重建一些信念,最需要被肯定、稱許和支持,減少失落的痛苦,以期能在建立新信念和支持系統前獲得生機,更進而能引導其未來的生涯規劃與發展。
9.注意受害者被騷擾症候群在心裡、情緒、學術及人際關係的各種影響,必須特別注意被害者的生理病症和情緒困擾,以幫助被害者尋得真正問題源頭的歸因。進而可以對受害者提出合宜的建議。
10. 提供受害人一個可供安全宣洩恨與憤怒的場所和方法。以免受害者會因不當憤怒而傷害到其他的關係。
11.教導受害者自我肯定:
(1)教導其正面積極肯定自己,教導當事人於內心不斷的自己告訴自己,一些正面、支持、肯定的資訊。
(2)教導當事人減少其自責的技巧。如何利用所謂的『阻斷』技巧,立即截斷自責、無力、脆弱與負面認知的資訊。
(3)此外更可協助被害人找尋有相關類似被害經驗者,鼓勵被害人參加其治療團體,以分擔被害經驗與痛苦,以更有效療治當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