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.教學課程
閩語第一冊 |
二、課程理念:
1.以學生為主體,教師為主導,學習方法為主線,整體發展為主旨,透過詞語、句型、課文、音標、囡仔歌的練習;培養聽、說、讀、寫、作、音標系統應用等閩南語基本能力,採遊戲教學與學生高參與之互動教學方式,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,臻至語言應用的最大效益。
2.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,提升閩語活絡應用之目的。
3.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時代精神。
4.以單元組織方式進行。
5.特別重視學科體系的規畫、統整,和與其他領域橫向課程的設計、整合。
6.循環反覆,循序漸進,逐步加深,螺旋上升,教材不只呈現了單元群組式的系統性學習,也顧及了日常生活及未來發展的實用性、時代性的進步要求。
三、 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:
低年級所要學習的是聽與說的運用,同時學習以閩語與人互動。以「遊戲」教學方式,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,是將學習內容轉化為提升學習意願的要媒介,帶動學生學習興趣,更可引導學生進入較深較廣的學習層面。
四、 課程目標:
1.能夠說出簡單的招呼語。
2.能學習更多的問候語說法。
3.能養成主動與人打招呼的習慣。
4.能夠簡單的說出親近家人的稱謂。
5.能懂得親情的可貴,並期許自己快樂成長。
6.能說出各種常見的學用品。
7.能懂得善用學用品,努力學習老師教導的各種知識。
8.能懂得愛惜學用品,並能大方借給同學。
9.能懂得清潔身體的重要。
10.能說出常見的清潔用品。
五、 教學策略建議:
「聽說讀寫」及「拼寫音標」是閩語課的重要環節,主要是藉由課文的語法、音義、思想、觀念、知識和寫作技巧,達學習目的。其重點在於音義語法的深究,亦即學習課文「語句」和「詞語」的音義。
其內涵包含:熟讀課文內容、掌握主題重點、了解詞句音義、延伸學習相關詞語。
其目的在於:豐富知識的內涵,強化了解閩閩語的音義,培養高度學習的興趣,訓練思維以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其學習方法:包含認讀、會話、造句等方法。
七、 課程計畫:
起訖週次 |
起訖日期 |
主 題 |
單元名稱 |
對應能力指標 |
教學目標 |
教學活動重點 |
教學節數 |
教學資源 |
評量方式 |
重大議題 |
十大基本能力 |
一 |
8/29 │ 8/31 |
我真有禮貌 |
我欲去讀冊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藉課文內容讓學生學習問候語的閩南語說法。 2.藉課文情境,讓學生養成主動與人打招呼的生活禮儀。 3.教師揭示句型卡,指導學生練習「…未」的句型。 |
1.教師配合課文情境圖,請學生觀察並發表圖中的景物。 2.教師配合教學CD,帶領學生朗誦課文,指導學生將附件國語對譯的貼紙貼在課文旁。 3.教師播放教學CD歌曲,教學生依照動作演唱,讓學生邊唱邊做律動。
|
1 |
1.課文掛圖 2.句型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2.實作評量(朗誦) 3.實作評量(律動表演) 4.實作評量(造句) 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二 |
9/03 │ 9/07 |
我真有禮貌 |
我欲去讀冊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藉「語詞遊樂園」讓學生學習更多問候語的閩南語說法。 2.藉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,讓學生熟練問候語。 3.藉由練習,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詞語。 3.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對話練習。 4.教師揭示練習掛圖,再播放教學CD,請學生仔細聆聽,填上正確的順序。 |
1 |
1.分圖圖卡 2.聽看覓、講看覓掛圖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朗誦) 2.實作評量(發表) 3.紙筆評量(練習) 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三 |
9/10 │ 9/14 |
我真有禮貌 |
我欲去讀冊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複習第一課課文及語詞。 2.了解「大人足百起,囡仔占椅。」俗諺意思。 3.能了解俗諺的使用時機。 4.能懂得對長輩有禮貌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語詞。 3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4.教師解釋俗諺新詞及句意,讓學生了解俗諺含義及使用時機。 5.教師可配合教學CD,教導學生俗諺的念法。 6.教師解釋俗諺的含義,並說明其使用時機。 |
1 |
1.教學CD 2.教學DVD 3.句型卡 4.電子教科書
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2.實作評量(朗誦) 3.實作評量(律動表演) 4.實作評量(造句) 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四 |
9/17 │ 9/21 |
我真有禮貌 |
阿弟仔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能了解並熟念本課課文與詞語。 2.能聽懂並說出親人稱謂的閩南語說法。 3.能運用「有…無?」的句型,說出完整句子,並複習本課詞彙? 4.能藉課文情境,培養愛護幼小弟妹及友愛兄姐的和睦感情。 |
1.教師準備一個布娃娃,或請學生自己帶心愛的布偶來課堂上,讓學生輪流抱抱看。再問學生:「如果你是一個小娃娃,被抱在懷裡搖來搖去的感覺是什麼?」「你還記得小時候被誰抱過嗎?還記的那種感覺嗎?」教師鼓勵學生把內心的感覺說出來,並鼓勵學生盡量用已知的閩南語表達情意。 2.教師問學生:「你家裡有哪些人呢?」引導學生說一說家中的成員。教師再問學生:「你會用閩南語稱呼你的家人嗎?」讓學生說一說已知的家人稱謂。 3.教師揭示讓學生觀察課文圖中的情境,由此引導出家庭生活的意象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句型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朗誦) 2.實作評量(發表)
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五 |
9/24 │ 9/28 |
我真有禮貌 |
阿弟仔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藉「語詞遊樂園」讓學生學習更多親人稱謂的閩南語說法。 2.藉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,讓學生熟練問候語。 3.藉由練習,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。 |
1.教師揭示「聽看覓?講看覓」掛圖,再播放教學媒體,指導學生連續聽兩遍故事內容,以加深學生對故事的了解。 2.教師再逐句為學生翻譯故事含義。 3.教師利用CD播放器的暫停鍵,讓學生逐句跟念一次。 4.教師請自願發表的學生,按圖示複誦,或自由發揮述說一遍故事內容。 |
1 |
1.分圖圖卡 2.聽看覓、講看覓掛圖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朗誦) 2.實作評量(發表) 3.紙筆評量(練習) 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六 |
10/01 │ 10/05 |
我真有禮貌 |
阿弟仔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複習第二課課文及語詞。 2.了解「拍虎掠賊嘛著親兄弟」俗諺意思。 3.能了解俗諺的使用時機。 4.能懂得珍惜親情,並了解親情的可貴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語詞。 3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4.教師解釋俗諺新詞及句意,讓學生了解俗諺含義及使用時機。 5.教師可配合教學CD,教導學生俗諺的念法。 6.教師解釋俗諺的含義,並說明其使用時機。 |
1 |
1.教學CD 2.教學DVD 3.句型卡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2.實作評量(朗誦) 3.實作評量(律動表演)
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七 |
10/08 │ 10/12 |
單元活動一 |
鬥陣聽故事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能運用第一~二課的語詞。 2.能聽懂鬥陣聽故事的內容,並用閩南語說一次。 |
1.教師揭示鬥陣聽故事掛圖,鼓勵學生仔細觀察並試著說說看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請學生安靜聆聽,播放一次後,教師提問,引導學生注意故事重點。 3.教師再次播放教學CD,待學生熟悉後,再揭示鬥陣聽故事的情境圖,然後請學生看著圖複誦故事內容。 |
1 |
1.鬥陣聽故事掛圖 2.教學CD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八 |
10/15 │ 10/19 |
單元活動一 |
鬥陣聽故事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能運用第一~二課學過的課文、語詞及句型。 2.能聽懂鬥陣聽故事的內容,並用閩南語說一次。 |
1.複習第一~二課課文、語詞及句型。 2.教師揭示鬥陣聽故事掛圖,請學生看圖說一說故事內容。 3.教師播放教學CD,複習鬥陣聽故事二內容。 4.教師請學生口述故事內容,並發表自己和家人慶生的經驗。 |
1 |
1.鬥陣聽故事掛圖 2.教學CD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九 |
10/22 │ 10/26 |
我上愛去讀冊 |
老師真歡喜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能了解並熟念本課課文與詞語。 2.能聽懂並說出學校人員稱謂的閩南語說法。 3.能運用「做陣」句型,說出完整的句子,並複習本課詞彙。 4.能藉課文情境,培養學生準時上學及養成守時守份的良好品德。 |
1.教師問學生:「今仔日有準時來學校的請攑手。」教師和全班同學,以鼓掌的方式,肯定這些準時上學的學生。教師再請這些學生說一說,是怎麼做到準時上學的。教師鼓勵學生盡量以閩南語表達已知的詞語。 2.教師讓學生觀察課文情境圖並發表圖中的景物,由此引導出快樂上學的意象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句型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2.實作評量(朗誦) 3.實作評量(律動表演) 4.實作評量(造句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1 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。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 |
10/29 │ 11/02 |
我上愛去讀冊 |
老師真歡喜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
【第一次評量週】
|
1.藉「語詞遊樂園」讓學生學習更多學校人員稱謂的閩南語說法。 2.藉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,讓學生熟練學校人員稱謂。 3.藉由練習,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詞語。 3.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對話練習。 4.教師揭示練習掛圖,再播放教學CD,請學生仔細聆聽,填上正確的順序。 |
1 |
1.分圖圖卡 2.聽看覓、講看覓掛圖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朗誦) 2.實作評量(發表) 3.紙筆評量(練習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1 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。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一 |
11/05 │ 11/09 |
我上愛去讀冊 |
老師真歡喜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複習第三課課文及語詞。 2.了解「一樣米養百樣人」俗諺意思。 3.能了解俗諺的使用時機。 4.能懂得尊重其他人的個性、興趣。 5.能體會和諧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性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語詞。 3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4.教師解釋俗諺新詞及句意,讓學生了解俗諺含義及使用時機。 5.教師可配合教學CD,教導學生俗諺的念法。 6.教師解釋俗諺的含義,並說明其使用時機。 |
1 |
1.教學CD 2.教學DVD 3.句型卡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2.實作評量(朗誦) 3.實作評量(律動表演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1 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。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二 |
11/12 │ 11/16 |
我上愛去讀冊 |
寫字佮畫圖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藉課文內容讓學生學習各種常見學用品的閩南語說法。 2.藉課文情境,讓學生懂得善用學用品,並努力學習教師教導的各種知識。 3.教師揭示句型卡,指導學生練習「用…」的句型。 4.全班進行支援前線活動。 |
1.進行比手畫腳遊戲,讓學生猜出各種學用品,並討論各種學用品的功能與外觀。 2.教師揭示課文情境圖,請學生觀察並發表圖中的景物。 3.教師配合教學CD,帶領學生朗誦課文,指導學生將附件國語對譯的貼紙貼在課文旁。 4.教師播放教學CD歌曲,教學生依照動作演唱,讓學生邊唱邊做律動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句型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2.實作評量(朗誦) 3.實作評量(律動表演) 4.實作評量(遊戲) 5.實作評量(造句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十三 |
11/19 │ 11/23 |
我上愛去讀冊 |
寫字佮畫圖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藉「語詞遊樂園」讓學生學習更多學用品的說法。 2.藉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,指導學生練習「用…」的句型。 3.教師播放教學CD,請學生進行練習作答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詞語。 3.播放教學CD,進行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活動,請學生依據內容寫上正確的順序。 4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|
1 |
1.分圖圖卡 2.聽看覓、講看覓掛圖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朗誦) 2.實作評量(發表) 3.紙筆評量(練習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十四 |
11/26 │ 11/30 |
我上愛去讀冊 |
寫字佮畫圖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複習第四課課文及語詞。 2.了解「字是隨身寶」俗諺意思。 3.能了解俗諺的使用時機。 4.能了解識字的重要性。 5.能主動求知,並從獲得知識中得到快樂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語詞。 3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4.教師解釋俗諺新詞及句意,讓學生了解俗諺含義及使用時機。 5.教師可配合教學CD,教導學生俗諺的念法。 6.教師解釋俗諺的含義,並說明其使用時機。 |
1 |
1.教學CD 2.教學DVD 3.句型卡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2.實作評量(朗誦) 3.實作評量(律動表演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五 |
12/03 │ 12/07 |
單元活動二 |
鬥陣聽故事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能運用第三~四課的語詞。 2.能聽懂鬥陣聽故事的內容,並用閩南語說一次。 |
1.教師揭示鬥陣聽故事掛圖,鼓勵學生仔細觀察並試著說說看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請學生安靜聆聽,播放一次後,教師提問,引導學生注意故事重點。 3.教師再次播放教學CD,待學生熟悉後,再揭示鬥陣聽故事的情境圖,然後請學生看著圖複誦故事內容。 |
1 |
1.鬥陣聽故事掛圖 2.教學CD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十六 |
12/10 │ 12/14 |
單元活動二 |
鬥陣聽故事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能運用第三~四課學過的課文、語詞及句型。 2.能聽懂鬥陣聽故事的內容,並用閩南語說一次。 |
1.複習第三~四課課文、語詞及句型。 2.教師揭示鬥陣聽故事掛圖,請學生看圖說一說故事內容。 3.教師播放教學CD,複習鬥陣聽故事二內容。 4.教師請學生口述故事內容,並發表自己身體不舒服的經驗。 |
1 |
1.鬥陣聽故事掛圖 2.教學CD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十七 |
12/17 │ 12/21 |
我愛清氣 |
貓咪愛洗面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能正確念出課文並了解文意。 2.藉課文內容讓學生學習各種盥洗用品的說法,建立良好衛生習慣的觀念。 |
1.教師邀請學生表演洗臉、洗手、洗澡等動作。教師揭示課文情境圖,帶入本課主題。 2.教師配合教學CD,先聆聽課文範讀,接著帶領學生朗誦課文。指導學生將附件國語對譯的貼紙貼在課文旁。 3.播放教學CD,教學生依照上述動作演唱,全班分成數組,一組做動作另一組大聲唱,接著交換。 4.教師揭示句型卡,指導學生練習「逐工…」的句型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分圖圖卡 3.聽看覓?講看覓掛圖 4.教學CD一、二片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討論活動
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【生涯發展教育】 1-1-1 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與態度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八 |
12/24 │ 12/28 |
我愛清氣 |
貓咪愛洗面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藉「語詞遊樂園」讓學生學習更多學用品的說法。 2.藉「聽看覓?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,指導學生練習「逐工…」的句型。 3.教師播放教學CD,請學生進行練習作答。 |
1.教師隨機唸出語詞,學生能快速在課本中指出盥洗用品的圖案。教師引導學生逐一發表各種盥洗用品的功能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請學生依據內容寫上正確記號。 3.教師揭示聽看覓?講看覓掛圖,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「聽看覓?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。 4.教師為學生複習本課詞語。播放教學CD,請仔細聆聽,選出正確圖案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分圖圖卡 3.聽看覓?講看覓掛圖 4.練習掛圖 5.教學CD一、二片 6.教學DVD 7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討論活動 3.紙筆測驗
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【生涯發展教育】 1-1-1 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與態度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九 |
12/31 │ 1/04 |
我愛清氣 |
貓咪愛洗面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複習第五課課文及語詞。 2.了解「洗面洗耳邊,掃地掃壁邊。」俗諺意思。 3.能了解俗諺的使用時機。 4.能懂得任何事都要注意小細節。 5.能培養自己的細心度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語詞。 3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4.教師解釋俗諺新詞及句意,讓學生了解俗諺含義及使用時機。 5.教師可配合教學CD,教導學生俗諺的念法。 6.教師解釋俗諺的含義,並說明其使用時機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分圖圖卡 3.句型卡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2.實作評量(朗誦) 3.實作評量(律動表演) 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【生涯發展教育】 1-1-1 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與態度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二十 |
1/07 │ 1/11 |
單元活動三 |
鬥陣聽故事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
【第二次評量週】
|
1.能運用第五課學過的語詞。 2.能聽懂鬥陣聽故事的內容,並用閩南語說一次。 |
1.教師揭示鬥陣聽故事掛圖,鼓勵學生仔細觀察並試著說說看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請學生安靜聆聽,播放一次後,教師提問,引導學生注意故事重點。 3.教師再次播放教學CD,待學生熟悉後,再揭示鬥陣聽故事的情境圖,然後請學生看著圖複誦故事內容。 |
1 |
1.鬥陣聽故事掛圖 2.教學CD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二十一 |
1/14 │ 1/18 |
單元活動三 |
鬥陣聽故事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
【休業式】
|
1.能運用第五課學過的課文、語詞及句型。 2.能聽懂鬥陣聽故事的內容,並用閩南語說一次。 |
1.複習第五課課文、語詞及句型。 2.教師揭示鬥陣聽故事掛圖,請學生看圖說一說故事內容。 3.教師播放教學CD,複習鬥陣聽故事三內容。 4.教師請學生口述故事內容,並發表自己每天是否都有刷牙、洗臉和洗澡。 |
1 |
1.鬥陣聽故事掛圖 2.教學CD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苗栗縣 縣 一○一 學年度 第 二 學期 通霄 國民小學 一 年級 閩南語1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: 年級團隊
一、 課程架構圖:
第一單元 我真有禮貌 |
第二單元 我上愛去讀冊 |
第三單元 我愛清氣 |
第一課 我欲去讀冊 第二課 阿弟仔 鬥陣聽故事一 |
第三課 老師真歡喜 第四課 寫字佮畫圖 鬥陣聽故事二 |
第五課 貓咪愛洗面 鬥陣聽故事三 |
閩語第一冊 |
二、課程理念:
1.以學生為主體,教師為主導,學習方法為主線,整體發展為主旨,透過詞語、句型、課文、音標、囡仔歌的練習;培養聽、說、讀、寫、作、音標系統應用等閩南語基本能力,採遊戲教學與學生高參與之互動教學方式,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,臻至語言應用的最大效益。
2.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,提升閩語活絡應用之目的。
3.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時代精神。
4.以單元組織方式進行。
5.特別重視學科體系的規畫、統整,和與其他領域橫向課程的設計、整合。
6.循環反覆,循序漸進,逐步加深,螺旋上升,教材不只呈現了單元群組式的系統性學習,也顧及了日常生活及未來發展的實用性、時代性的進步要求。
三、 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:
低年級所要學習的是聽與說的運用,同時學習以閩語與人互動。以「遊戲」教學方式,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,是將學習內容轉化為提升學習意願的要媒介,帶動學生學習興趣,更可引導學生進入較深較廣的學習層面。
四、 課程目標:
1.能夠說出簡單的招呼語。
2.能學習更多的問候語說法。
3.能養成主動與人打招呼的習慣。
4.能夠簡單的說出親近家人的稱謂。
5.能懂得親情的可貴,並期許自己快樂成長。
6.能說出各種常見的學用品。
7.能懂得善用學用品,努力學習老師教導的各種知識。
8.能懂得愛惜學用品,並能大方借給同學。
9.能懂得清潔身體的重要。
10.能說出常見的清潔用品。
五、 教學策略建議:
「聽說讀寫」及「拼寫音標」是閩語課的重要環節,主要是藉由課文的語法、音義、思想、觀念、知識和寫作技巧,達學習目的。其重點在於音義語法的深究,亦即學習課文「語句」和「詞語」的音義。
其內涵包含:熟讀課文內容、掌握主題重點、了解詞句音義、延伸學習相關詞語。
其目的在於:豐富知識的內涵,強化了解閩閩語的音義,培養高度學習的興趣,訓練思維以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其學習方法:包含認讀、會話、造句等方法。
六、 參考資料:
1.實用臺語詞彙 編:王華南 臺原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
2.臺灣閩南語辭典 編:國編館 五南書局 民國九十年
3.臺灣方言之旅 編:洪惟仁 前衛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
4.聲韻論叢─閩南語傳統呼音法在鄉土語言教學上的運用 文:姚榮松 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六年
5.生活臺語 文:鄭良偉、趙順文等 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民國八十年
6.臺灣哲諺典 文:洪惟仁 臺語文摘出版社 民國八十二年
7.臺灣閩南語語音教材 文:董忠司 文建會 民國八十五年
8.臺灣囡仔歌一百首 編:黃勁蓮 臺灣文摘出版社 民國八十五年
七、 課程計畫:
起訖週次 |
起訖日期 |
主 題 |
單元名稱 |
對應能力指標 |
教學目標 |
教學活動重點 |
教學節數 |
教學資源 |
評量方式 |
重大議題 |
十大基本能力 |
一 |
2/18 │ 2/22 |
我真有禮貌 |
我欲去讀冊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藉課文內容讓學生學習問候語的閩南語說法。 2.藉課文情境,讓學生養成主動與人打招呼的生活禮儀。 3.教師揭示句型卡,指導學生練習「…未」的句型。 |
1.教師配合課文情境圖,請學生觀察並發表圖中的景物。 2.教師配合教學CD,帶領學生朗誦課文,指導學生將附件國語對譯的貼紙貼在課文旁。 3.教師播放教學CD歌曲,教學生依照動作演唱,讓學生邊唱邊做律動。
|
1 |
1.課文掛圖 2.句型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表演評量 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二 |
2/25 │ 3/01 |
我真有禮貌 |
我欲去讀冊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藉「語詞遊樂園」讓學生學習更多問候語的閩南語說法。 2.藉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,讓學生熟練問候語。 3.藉由練習,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詞語。 3.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對話練習。 4.教師揭示練習掛圖,再播放教學CD,請學生仔細聆聽,填上正確的順序。 |
1 |
1.分圖圖卡 2.聽看覓、講看覓掛圖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實作評量 3.紙筆測驗
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三 |
3/04 │ 3/08 |
我真有禮貌 |
我欲去讀冊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複習第一課課文及語詞。 2.了解「大人足百起,囡仔占椅。」俗諺意思。 3.能了解俗諺的使用時機。 4.能懂得對長輩有禮貌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語詞。 3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4..教師解釋俗諺新詞及句意,讓學生了解俗諺含義及使用時機。 5.教師可配合教學CD,教導學生俗諺的念法。 6.教師解釋俗諺的含義,並說明其使用時機。 |
1 |
1.教學CD 2.教學DVD 3.句型卡 4.電子教科書
|
1.口語評量 2.討論活動 3.紙筆測驗
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四 |
3/11 │ 3/15 |
我真有禮貌 |
阿弟仔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能了解並熟念本課課文與詞語。 2.能聽懂並說出親人稱謂的閩南語說法。 3.能運用「有…無?」的句型,說出完整句子,並複習本課詞彙? 4.能藉課文情境,培養愛護幼小弟妹及友愛兄姐的和睦感情。 |
1.教師準備一個布娃娃,或請學生自己帶心愛的布偶來課堂上,讓學生輪流抱抱看。再問學生:「如果你是一個小娃娃,被抱在懷裡搖來搖去的感覺是什麼?」「你還記得小時候被誰抱過嗎?還記的那種感覺嗎?」教師鼓勵學生把內心的感覺說出來,並鼓勵學生盡量用已知的閩南語表達情意。 2.教師問學生:「你家裡有哪些人呢?」引導學生說一說家中的成員。教師再問學生:「你會用閩南語稱呼你的家人嗎?」讓學生說一說已知的家人稱謂。 3.教師揭示讓學生觀察課文圖中的情境,由此引導出家庭生活的意象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句型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表演評量 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五 |
3/18 │ 3/22 |
我真有禮貌 |
阿弟仔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藉「語詞遊樂園」讓學生學習更多親人稱謂的閩南語說法。 2.藉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,讓學生熟練問候語。 3.藉由練習,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。 |
1.教師揭示「聽看覓?講看覓」掛圖,再播放教學媒體,指導學生連續聽兩遍故事內容,以加深學生對故事的了解。 2.教師再逐句為學生翻譯故事含義。 3.教師利用CD播放器的暫停鍵,讓學生逐句跟念一次。 4.教師請自願發表的學生,按圖示複誦,或自由發揮述說一遍故事內容。 |
1 |
1.分圖圖卡 2.聽看覓、講看覓掛圖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實作評量 3.紙筆測驗
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六 |
3/25 │ 3/29 |
我真有禮貌 |
阿弟仔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複習第二課課文及語詞。 2.了解「拍虎掠賊,嘛著親兄弟。」俗諺意思。 3.能了解俗諺的使用時機。 4.能懂得珍惜親情,並了解親情的可貴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語詞。 3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4..教師解釋俗諺新詞及句意,讓學生了解俗諺含義及使用時機。 5.教師可配合教學CD,教導學生俗諺的念法。 6.教師解釋俗諺的含義,並說明其使用時機。 |
1 |
1.教學CD 2.教學DVD 3.句型卡 4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討論活動 3.紙筆測驗
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七 |
4/01 │ 4/05 |
單元活動一 |
鬥陣聽故事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能運用第一~二課的語詞。 2.能聽懂鬥陣聽故事的內容,並用閩南語說一次。 |
1.教師揭示鬥陣聽故事掛圖,鼓勵學生仔細觀察並試著說說看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請學生安靜聆聽,播放一次後,教師提問,引導學生注意故事重點。 3.教師再次播放教學CD,待學生熟悉後,再揭示鬥陣聽故事的情境圖,然後請學生看著圖複誦故事內容。 |
1 |
1.鬥陣聽故事掛圖 2.教學CD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八 |
4/08 │ 4/12 |
我上愛去讀冊 |
老師真歡喜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能了解並熟念本課課文與詞語。 2.能聽懂並說出學校人員稱謂的閩南語說法。 3.能運用「做陣」句型,說出完整的句子,並複習本課詞彙。 4.能藉課文情境,培養學生準時上學及養成守時守份的良好品德。 |
1.教師問學生:「今仔日有準時來學校的請攑手。」教師和全班同學,以鼓掌的方式,肯定這些準時上學的學生。教師再請這些學生說一說,是怎麼做到準時上學的。教師鼓勵學生盡量以閩南語表達已知的詞語。 2.教師讓學生觀察課文情境圖並發表圖中的景物,由此引導出快樂上學的意象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句型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表演評量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1 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。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九 |
4/15 │ 4/19 |
我上愛去讀冊 |
老師真歡喜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
【第一次評量週】
|
1.藉「語詞遊樂園」讓學生學習更多學校人員稱謂的閩南語說法。 2.藉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,讓學生熟練學校人員稱謂。 3.藉由練習,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詞語。 3.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對話練習。 4.教師揭示練習掛圖,再播放教學CD,請學生仔細聆聽,填上正確的順序。 |
1 |
1.分圖圖卡 2.聽看覓、講看覓掛圖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實作評量 3.紙筆測驗
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1 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。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 |
4/22 │ 4/26 |
我上愛去讀冊 |
老師真歡喜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複習第三課課文及語詞。 2.了解「一樣米養百樣人。」俗諺意思。 3.能了解俗諺的使用時機。 4.能懂得尊重其他人的個性、興趣。 5.能體會和諧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性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語詞。 3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4..教師解釋俗諺新詞及句意,讓學生了解俗諺含義及使用時機。 5.教師可配合教學CD,教導學生俗諺的念法。 6.教師解釋俗諺的含義,並說明其使用時機。 |
1 |
1.教學CD 2.教學DVD 3.句型卡 4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討論活動 3.紙筆測驗
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1 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。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一 |
4/29 │ 5/03 |
我上愛去讀冊 |
寫字佮畫圖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藉課文內容讓學生學習各種常見學用品的閩南語說法。 2.藉課文情境,讓學生懂得善用學用品,並努力學習教師教導的各種知識。 3.教師揭示句型卡,指導學生練習「用…」的句型。 4.全班進行支援前線活動。 |
1.進行比手畫腳遊戲,讓學生猜出各種學用品,並討論各種學用品的功能與外觀。 2.教師揭示課文情境圖,請學生觀察並發表圖中的景物。 3.教師配合教學CD,帶領學生朗誦課文,指導學生將附件國語對譯的貼紙貼在課文旁。 4.教師播放教學CD歌曲,教學生依照動作演唱,讓學生邊唱邊做律動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句型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表演評量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十二 |
5/06 │ 5/10 |
我上愛去讀冊 |
寫字佮畫圖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藉「語詞遊樂園」讓學生學習更多學用品的說法。 2.藉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,指導學生練習「用…」的句型。 3.教師播放教學CD,請學生進行練習作答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詞語。 3.播放教學CD,進行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活動,請學生依據內容寫上正確的順序。 4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|
1 |
1.分圖圖卡 2.聽看覓、講看覓掛圖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實作評量 3.紙筆測驗
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十三 |
5/13 │ 5/17 |
我上愛去讀冊 |
寫字佮畫圖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複習第四課課文及語詞。 2.了解「字是隨身寶。」俗諺意思。 3.能了解俗諺的使用時機。 4.能了解識字的重要性。 5.能主動求知,並從獲得知識中得到快樂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語詞。 3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4..教師解釋俗諺新詞及句意,讓學生了解俗諺含義及使用時機。 5.教師可配合教學CD,教導學生俗諺的念法。 6.教師解釋俗諺的含義,並說明其使用時機。 |
1 |
1.教學CD 2.教學DVD 3.句型卡 4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討論活動 3.紙筆測驗
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四 |
5/20 │ 5/24 |
單元活動二 |
鬥陣聽故事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|
1.能運用第三~四學過的課文、語詞及句型。 2.能聽懂鬥陣聽故事的內容,並用閩南語說一次。 |
1.複習第三~四課課文、語詞及句型。 2.教師揭示鬥陣聽故事掛圖,請學生看圖說一說故事內容。 3.教師播放教學CD,複習鬥陣聽故事二內容。 4.教師請學生口述故事內容,並發表自己和家人慶生的經驗。 |
1 |
1.鬥陣聽故事掛圖 2.教學CD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實作評量(發表) 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十五 |
5/27 │ 5/31 |
我愛清氣 |
貓咪愛洗面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能正確念出課文並了解文意。 2.藉課文內容讓學生學習各種盥洗用品的說法,建立良好衛生習慣的觀念。 |
1.教師邀請學生表演洗臉、洗手、洗澡等動作。教師揭示課文情境圖,帶入本課主題。 2.教師配合教學CD,先聆聽課文範讀,接著帶領學生朗誦課文。指導學生將附件國語對譯的貼紙貼在課文旁。 3.播放教學CD,教學生依照上述動作演唱,全班分成數組,一組做動作另一組大聲唱,接著交換。 4.教師揭示句型卡,指導學生練習「逐工…」的句型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分圖圖卡 3.聽看覓?講看覓掛圖 4.練習掛圖 5.教學CD一、二片 6.教學DVD 7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表演評量 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【生涯發展教育】 1-1-1 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與態度。 |
一、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
|
十六 |
6/03 │ 6/07 |
我愛清氣 |
貓咪愛洗面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藉「語詞遊樂園」讓學生學習更多學用品的說法。 2.藉「聽看覓、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,指導學生練習「逐工…」的句型。 3.教師播放教學CD,請學生進行練習作答。 |
1.教師隨機唸出語詞,學生能快速在課本中指出盥洗用品的圖案。教師引導學生逐一發表各種盥洗用品的功能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請學生依據內容寫上正確記號。 3.教師揭示講看覓掛圖,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「聽看覓?講看覓」的對話練習。 4.教師為學生複習本課詞語。播放教學CD,請仔細聆聽,選出正確圖案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分圖圖卡 3.聽看覓?講看覓掛圖 4.練習掛圖 5.教學CD一、二片 6.教學DVD 7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實作評量 3.紙筆測驗
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【生涯發展教育】 1-1-1 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與態度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七 |
6/10 │ 6/14 |
我愛清氣 |
貓咪愛洗面 |
1-1-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2 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|
1.複習第五課課文及語詞。 2.了解「洗面洗耳邊,掃地掃壁邊。」俗諺意思。 3.能了解俗諺的使用時機。 4.能懂得任何事都要注意小細節。 5.能培養自己的細心度。 |
1.複習本課課文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讓學生熟念語詞遊樂園的語詞。 3.教師揭示掛圖並播放教學CD,指導學生進行對話練習。 4..教師解釋俗諺新詞及句意,讓學生了解俗諺含義及使用時機。 5.教師可配合教學CD,教導學生俗諺的念法。 6.教師解釋俗諺的含義,並說明其使用時機。 |
1 |
1.教學CD 2.教學DVD 3.句型卡 4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討論活動 3.紙筆測驗
|
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【生涯發展教育】 1-1-1 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與態度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八 |
6/17 │ 6/21 |
單元活動三 |
鬥陣聽故事 |
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2-1-1 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 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5 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 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
【第二次評量週】
|
1.能運用第五課學過的語詞。 2.能聽懂鬥陣聽故事的內容,並用閩南語說一次。 |
1.教師揭示鬥陣聽故事掛圖,鼓勵學生仔細觀察並試著說說看。 2.教師播放教學CD,請學生安靜聆聽,播放一次後,教師提問,引導學生注意故事重點。 3.教師再次播放教學CD,待學生熟悉後,再揭示鬥陣聽故事的情境圖,然後請學生看著圖複誦故事內容。 |
1 |
1.鬥陣聽故事掛圖 2.教學CD一、二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
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1 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。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 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十九 |
6/24 │ 6/28 |
囡仔歌 |
打馬膠、天烏烏 |
1-1-2 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 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 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1-1-5 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4 能唸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6 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 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
【休業式】
|
1.教師藉由「打馬膠」的趣味內容,引起學生興趣。 2.教師可說明「打馬膠」的時代背景,讓學生了解以前物資缺乏的年代,並培養學生愛物惜物的精神。 3.從「天烏烏」有趣的內容,帶領學生進入情境。 4.能了解傳統農村生活的辛勞。 5.能從「天烏烏」了解田野的自然景觀。 |
1.請教師配合教學CD第一片或電子教科書,帶領學生念誦歌詞,熟練後,再由全班一起朗誦。 2.教師為學生解釋歌詞的意思與情節內容,可強調故事的戲劇性。 3.教師可配合教學CD第一片,讓學生先熟悉歌曲旋律,再全班跟唱。
|
1 |
1.囡仔歌掛圖 2.教學CD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實作評量
|
【性別平等教育】 1-1-2 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。 【環境教育】 1-1-1 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
|
苗栗縣 101學年度 第一學期 通霄 國民小學 六 年級 閩南語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:六年級團隊
一、
第一課 臺灣好tshit迌 第二課 路邊擔仔 |
第一單元 做伙來tshit迌 |
課程架構圖:
閩南語第11冊 |
第二單元 藝文天地 |
第三課 搬 戲 |
第三單元 保惜咱的地球 |
第四課 地 動 第五課 擲糞埽 |
二、 課程理念:
- 以學生為主體,教師為主導,學習方法為主線,整體發展為主旨,透過詞語、句型、課文、音標、囡仔歌的練習;培養聽、說、讀、寫、作、音標系統應用等閩南語基本能力,採遊戲教學與學生高參與之互動教學方式,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,臻至語言應用的最大效益。
- 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,提升閩語活絡應用之目的。
-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時代精神。
- 以單元組織方式進行。
- 特別重視學科體系的規畫、統整,和與其他領域橫向課程的設計、整合。
- 循環反覆,循序漸進,逐步加深,螺旋上升,教材不只呈現了單元群組式的系統性學習,也顧及了日常生活及未來發展的實用性、時代性的進步要求。
三、 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:
高年級不但要學習運用閩南語與人互動,關懷別人,同時要學習深入探討課文中的知識和思想情感及音標、文字之運用。以「提問討論」發展兒童的組織能力、邏輯思考能力、多元討論能力、是非判別能力及明確的口語表達能力。並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,擴展學習範圍。
四、 課程目標:
1. 能夠認識國內風景名勝的說法。
2. 能夠認識各種臺灣小吃。
3. 能夠說出各種藝文活動的說法。
4. 能夠說出各種天災的說法。
5. 能夠說出各種可回收資源的說法。
6. 能認分辨文讀音和白話音的不同及規則。
五、 教學策略建議:
「聽說讀寫」及「拼寫音標」是閩語課的重要環節,主要是藉由課文的語法、音義、思想、觀念、知識和寫作技巧,達學習目的。其重點在於音義語法的深究,亦即學習課文「語句」和「詞語」的音義。
其內涵包含:熟讀課文內容、掌握主題重點、了解詞句音義、延伸學習相關詞語。
其目的在於:豐富知識的內涵,強化了解閩閩語的音義,培養高度學習的興趣,訓練思維以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其學習方法:包含認讀、會話、造句等方法。
六、 參考資料:
- 實用臺語詞彙 編:王華南 臺原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
- 臺灣閩南語辭典 編:國編館 五南書局 民國九十年
- 臺灣方言之旅 編:洪惟仁 前衛出版社 民國八十一年
- 聲韻論叢─閩南語傳統呼音法在鄉土語言教學上的運用 文:姚榮松 學生書局 民國八十六年
- 生活臺語 文:鄭良偉、趙順文等 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民國八十年
- 臺灣哲諺典 文:洪惟仁 臺語文摘出版社 民國八十二年
- 臺灣閩南語語音教材 文:董忠司 文建會 民國八十五年
- 臺灣囡仔歌一百首 編:黃勁蓮 臺灣文摘出版社 民國八十五年
七、 課程計畫:
起訖週次 |
起訖日期 |
主 題 |
單元名稱 |
對應能力指標 |
教學目標 |
教學活動重點 |
教學節數 |
教學資源 |
評量方式 |
重大議題 |
十大基本能力 |
一 |
8/29 │ 9/2 |
做伙來tshit迌 |
臺灣好tshit迌 |
1-2-3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。 1-2-11能熟練的聽辨閩南語口頭表達中的內心感受、理智成分、想像能力,並且進而欣賞。 2-2-5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、理智、想像、欣賞,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。 2-2-12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。
|
1.學會課文朗讀並能深入了解課文所描述之各地風光。 2.能講出語詞遊樂園裡的各地景點名勝,並能認識其人文風情。
|
1.教師把課文掛圖置在黑板上,和同學討論國內旅遊經驗。 2.解說本課課文大意與介紹課文裡的景點名勝。 3.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先聆聽一遍課文。 4.教師分句領讀,引導學生課文歌唱。 5.教師揭示分圖圖卡於黑板,播放教學媒體,引導學生認識臺灣名勝的說法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分圖圖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
|
【生涯發展教育】3-2-3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。 |
四、表達溝通與分享 |
二 |
9/5 │ 9/9 |
做伙來tshit迌 |
臺灣好tshit迌 |
2-2-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、解說。 2-2-18能以閩南語從事一分鐘的報告。 5-2-7能以口述講出自己身邊或鄉土有關的人、事、物的故事。
|
1..學會本課句型「想欲…」的造句與對話,並複習本課詞彙。 2.能透過神遊世界的樂趣,培養學生的國際觀。 3.能正確的完成本課練習。 |
1.教師揭示句型卡,參考句型分析,為學生講解句型。 2.教師揭示句型例句掛圖,引導學生先看圖發表。 3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句型例句。 4.教師解說例句,並鼓勵學生做造句練習。 5.教師揭示句型對話掛圖。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句型對話。 6.全班學生兩人一組,練習句型對話。 7.教師揭示練習掛圖。解說練習作答的方式。 8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引導學生作答。 |
1 |
1.做伙來開講掛圖 2.句型卡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 4.紙筆測驗 |
【生涯發展教育】3-2-3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。 |
四、表達溝通與分享 |
三 |
9/12 │ 9/16 |
做伙來tshit迌 |
臺灣好tshit迌 |
1-2-1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。 1-2-5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。 2-2-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。 |
1.能以閩南語熟念本課文白音。 2.能分辨本課各個文讀音及白話音的差異。 3.能試著舉出本課文白音的其他例詞。 |
1.教師先展示文白音我攏知掛圖。 2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一次,教師再指導學生聆聽一次,教師再指導學生朗誦。 3.教師解說本課文讀音及白話音。 4.教師先讓學生自由發表對本課文白音的看法與感受。 |
1 |
1.文白音我攏知掛圖 2.分圖圖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 |
【資訊教育】4-3-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。 |
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四 |
9/19 │ 9/23 |
做伙來tshit迌 |
路邊擔仔 |
1-2-3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。 1-2-11能熟練的聽辨閩南語口頭表達中的內心感受、理智成分、想像能力,並且進而欣賞。 2-2-5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、理智、想像、欣賞,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。 2-2-12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。
|
1.以逛夜市的經驗描述臺灣小吃。 2.透過對各地的點心美食的認識接近本土人文。 3.學會並熟讀本課課文,了解並熟悉本課語詞。 4.能做圖說故事之聽說練習。 |
1.教師徵求程度較好的學生做課文朗讀探索,如出現看不懂的文字時,師生一起討論即可。 2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領讀,學生跟著一句一句讀。 3.教師做課文解釋,也可由學生自我探索後,由教師修正。 4.教師參考備課做課文詞語解釋並讓學生做造句練習。 5.由教師引導參考備課教學遊戲做分組朗讀,增加課文熟練度與學習樂趣。 6.教師展示語詞遊樂園教具掛圖。 7.由學生自行討論出各種點心名稱的講法,最後由教師播放教學媒體導讀做修正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分圖圖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
|
【生涯發展教育】3-2-3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。 |
四、表達溝通與分享 |
五 |
9/26 │ 9/30 |
做伙來tshit迌 |
路邊擔仔 |
2-2-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、解說。 2-2-18能以閩南語從事一分鐘的報告。 5-2-7能以口述講出自己身邊或鄉土有關的人、事、物的故事。
|
1.學會本課句型「先…閣…」的造句與對話,並複習本課詞彙。 2.能正確的完成本課練習。 3.學會本課內容相關之俗諺語。 |
1.教師讓程度好的學生仿做句型造句,會的加分。 2.教師展示「做伙來開講」情境圖,由學生討論出情境內容。 3.教師將討論出的結果做總評,並播放教學媒體做示範後,學生跟著說出本課的情境句型。 4.仿做練習—教師先講前半句的一件事,讓學生接後半句。如教師說:「你先關電視,閣……」學生接:「閣共電火關掉。」 5.教師展示練習掛圖或教學媒體引導作答。 |
1 |
1.做伙來開講掛圖 2.句型卡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 4.紙筆測驗 |
【生涯發展教育】3-2-3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。 |
四、表達溝通與分享 |
六 |
10/3 │ 10/7 |
做伙來tshit迌 |
路邊擔仔 |
1-2-1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。 1-2-5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。 2-2-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。 |
1.能以閩南語熟念本課文白音。 2.能分辨本課各個文讀音及白話音的差異。 3.能試著舉出本課文白音的其他例詞。 |
1.教師先展示文白音我攏知掛圖。 2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一次,教師再指導學生聆聽一次,教師再指導學生朗誦。 3.教師解說本課文讀音及白話音。 4.教師先讓學生自由發表對本課文白音的看法與感受。 |
1 |
1.文白音我攏知掛圖 2.分圖圖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 |
【資訊教育】4-3-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。 |
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七 |
10/10 │ 10/14 |
做伙來tshit迌 |
第一、二課複習 |
1-2-3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。 1-2-5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。 1-2-11能熟練的聽辨閩南語口頭表達中的內心感受、理智成分、想像能力,並且進而欣賞。 1-2-15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,認識其族群文化,並且略為認識不同族群國家的語言與文化差異。 2-2-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、理智、想像、欣賞,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。 2-2-8 具有前一階段之語言能力。 2-2-9 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。 2-2-10 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。 2-2-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、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。 2-2-12 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。 2-2-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、解說。 2-2-18能以閩南語從事一分鐘的報告。 2-2-29 能具有學習優美閩南語口頭表達的興趣。 4-2-12 能在閱讀過程中了解各種不同文化之特色。 5-2-7能以口述講出自己身邊或鄉土有關的人、事、物的故事。 |
1.熟念第一、二課課文。 2.能將第一、二課語詞運用於生活。 3.能運用第一、二課句型進行對話。 |
1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的課文,讓學生跟念。教師也可視學生程度,邀請學生上臺背誦。 2.複習第一、二課詞語,播放歌曲,進行傳圖卡遊戲。 3.複習第一、二課句型,進行造句與對話練習。 4.教師可利用備課用書後的單元評量卷,了解學生對此單元的學習成效。 |
1 |
1.第一、二課課文掛圖。 2.第一、二課分圖圖卡。 3.第一、二課句型卡。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紙筆測驗 3.遊戲評量 |
【生涯發展教育】3-2-3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。 【資訊教育】4-3-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。 |
四、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八 |
10/17 │ 10/21 |
藝文天地 |
搬 戲 |
1-2-11能熟練的聽辨閩南語口頭表達中的內心感受、理智成分、想像能力,並且進而欣賞。 1-2-20能聽辨閩南語的語言與思維互相搭配情形。 2-2-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、理智、想像、欣賞,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。 |
1.學會課文朗讀並能深入瞭解課文意涵。 2.能講出語詞遊樂園中的各種藝文活動。
|
1.教師把課文掛圖置在黑板上,和同學討論最近參與的藝文活動概況。 2.解說本課課文大意與介紹課文裡「爿、烏輪」用法與由來。 3.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先聆聽一遍課文。 4.教師分句領讀,引導學生課文歌唱。 5.教師揭示分圖圖卡於黑板,播放教學媒體,引導學生熟念各種藝文活動的閩南語說法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分圖圖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
|
【生涯發展教育】 3-2-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。 【家政教育】 3-3-1 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。 |
五、尊重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|
九 |
10/24 │ 10/28 |
藝文天地 |
搬 戲 |
2-2-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、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。 2-2-12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。 5-2-5 能與同學共同表演口語即興短劇,分享口語創作的樂趣。 5-2-6 能利用地方戲曲輔助學習鄉土語言。 |
1.學會本課句型「那…閣那…」的例句與對話。 2.了解中西文化之差異,進而學會欣賞各種藝文活動。 3.能正確的完成本課練習。 |
1.教師揭示句型卡,參考句型分析,為學生講解句型。 2.教師揭示句型例句掛圖,引導學生先看圖發表。 3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句型例句。 4.教師解說例句,並鼓勵學生做造句練習。 5.教師揭示句型對話掛圖。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句型對話。 6.全班學生兩人一組,練習句型對話。 7.教師揭示練習掛圖。解說練習作答的方式。 8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引導學生作答。 |
1 |
1.做伙來開講掛圖 2.句型卡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 4.紙筆測驗 |
【生涯發展教育】 3-2-1覺察如何解決問題及做決定。 【家政教育】 3-3-1 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。 |
五、尊重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|
十 |
10/31 │ 11/4 |
藝文天地 |
搬 戲 |
1-2-1 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。 1-2-5 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。 2-2-9 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。 |
1.能以閩南語熟念本課文白音。 2.能分辨本課各個文讀音及白話音的差異。 3.能試著舉出本課文白音的其他例詞。 |
1.教師先展示文白音我攏知掛圖。 2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一次,教師再指導學生聆聽一次,教師再指導學生朗誦。 3.教師解說本課文讀音及白話音。 4.教師先讓學生自由發表對本課文白音的看法與感受。 |
1 |
1.文白音我攏知掛圖 2.分圖圖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 |
【資訊教育】4-3-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。 |
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一 |
11/7 │ 11/11 |
藝文天地 |
第三課複習 |
1-2-3 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。 1-2-5 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。 1-2-11 能熟練的聽辨閩南語口頭表達中的內心感受、理智成分、想像能力,並且進而欣賞。 1-2-15 能從閩南語聽辨中,認識其族群文化,並且略為認識不同族群國家的語言與文化差異。 2-2-5 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、理智、想像、欣賞,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。 2-2-8 具有前一階段之語言能力。 2-2-9 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。 2-2-10 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。 2-2-11 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、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。 2-2-12 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。 2-2-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、解說。 2-2-18能以閩南語從事一分鐘的報告。 2-2-29 能具有學習優美閩南語口頭表達的興趣。 4-2-12 能在閱讀過程中了解各種不同文化之特色。 5-2-7能以口述講出自己身邊或鄉土有關的人、事、物的故事。 |
1.熟念第三課課文。 2.能將第三課語詞運用於生活。 3.能運用第三課句型進行對話。 |
1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的課文,讓學生跟念。教師也可視學生程度,邀請學生上臺背誦。 2.複習第三課詞語,播放歌曲,進行傳圖卡遊戲。 3.複習第三課句型,進行造句與對話練習。 4.教師可利用備課用書後的單元評量卷,了解學生對此單元的學習成效。 |
1 |
1.第三課課文掛圖。 2.第三課分圖圖卡。 3.第三課句型卡。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紙筆測驗 3.遊戲評量 |
【生涯發展教育】3-2-3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。 【資訊教育】4-3-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。 |
四、表達溝通與分享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二 |
11/14 │ 11/18 |
保惜咱的地球 |
地 動 |
1-2-3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。 1-2-5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。 1-2-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,把握述題、把握內容、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。 |
1.學會課文朗讀並能深入瞭解課文意涵。 2.能講出語詞遊樂園中的各種天然災害。
|
1.教師把課文掛圖置在黑板上,邀請學生發表地震經驗分享,並為學生介紹921大地震概況。 2.解說本課課文大意與介紹課文裡的遭遇地震的應變措施。 3.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先聆聽一遍課文。 4.教師帶領學生分句領讀課文。 5.教師揭示分圖圖卡於黑板,播放教學媒體,引導學生熟念各種天然災害的閩南語說法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分圖圖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
|
【環境教育】 4-2-3 能分析評估國內區域性環境問題發生原因,並思考解決之道。 |
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三 |
11/21 │ 11/25 |
保惜咱的地球 |
地 動 |
2-2-5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、理智、想像、欣賞,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。 2-2-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、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。 2-2-18能以閩南語從事一分鐘的報告。 4-2-14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。 |
1.學會本課句型「代先…」的例句與對話。 2.學會各種防災的基本常識,並培養面對災害時冷靜面對的態度。 3.能正確的完成本課練習。 |
1.教師揭示句型卡,參考句型分析,為學生講解句型。 2.教師揭示句型例句掛圖,引導學生先看圖發表。 3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句型例句。 4.教師解說例句,並鼓勵學生做造句練習。 5.教師揭示句型對話掛圖。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句型對話。 6.全班學生兩人一組,練習句型對話。 7.教師揭示練習掛圖。解說練習作答的方式。 8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引導學生作答。 |
1 |
1.做伙來開講掛圖 2.句型卡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 4.紙筆測驗 |
【環境教育】 4-2-3 能分析評估國內區域性環境問題發生原因,並思考解決之道。 |
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四 |
11/28 │ 12/2 |
保惜咱的地球 |
地 動 |
1-2-1 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。 1-2-5 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。 2-2-9 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。 |
1.能以閩南語熟念本課文白音。 2.能分辨本課各個文讀音及白話音的差異。 3.能試著舉出本課文白音的其他例詞。 |
1.教師先展示文白音我攏知掛圖。 2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一次,教師再指導學生聆聽一次,教師再指導學生朗誦。 3.教師解說本課文讀音及白話音。 4.教師先讓學生自由發表對本課文白音的看法與感受。 |
1 |
1.文白音我攏知掛圖 2.分圖圖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 |
【資訊教育】4-3-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。 |
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五 |
12/5 │ 12/9 |
保惜咱的地球 |
擲糞埽 |
1-2-3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。 1-2-5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。 1-2-10 能在聽辨閩南語文中,深入了解自我的一般生活與別人所談論的生活。 2-2-8具有前一階段之語言能力。 2-2-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。 2-2-10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。 【期中評量週】 |
1.學會課文朗讀並能深入瞭解課文意涵。 2.能講出語詞遊樂園中的各種資源回收種類。
|
1.教師把課文掛圖置在黑板上,邀請同學說一說每天家裡的垃圾是如何處理的。 2.解說本課課文大意與介紹課文裡的垃圾分類種類。 3.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先聆聽一遍課文。 4.教師帶領學生分句領讀課文。 5.教師揭示分圖圖卡於黑板,播放教學媒體,引導學生熟念各種資源回收的閩南語說法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分圖圖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
|
【家政教育】 3-3-2 能在食衣住行育樂等活動中表現對生態環境與資源的珍惜與關懷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|
十六 |
12/12 │ 12/16 |
保惜咱的地球 |
擲糞埽 |
2-2-12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。 2-2-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、解說。 2-2-29能具有學習優美閩南語口頭表達的興趣。 3-2-1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。 5-2-7能以口述講出自己身邊或鄉土有關的人、事、物的故事。
|
1.學會本課句型「著…」的例句與對話。 2.能學會確實做好資源回收,並懂得珍惜與愛護我們唯一的地球。 3.能正確的完成本課練習。 |
1.教師揭示句型卡,參考句型分析,為學生講解句型。 2.教師揭示句型例句掛圖,引導學生先看圖發表。 3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句型例句。 4.教師解說例句,並鼓勵學生做造句練習。 5.教師揭示句型對話掛圖。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句型對話。 6.全班學生兩人一組,練習句型對話。 7.教師揭示練習掛圖。解說練習作答的方式。 8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引導學生作答。 |
1 |
1.做伙來開講掛圖 2.句型卡 3.練習掛圖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 4.紙筆測驗 |
【家政教育】 3-3-2 能在食衣住行育樂等活動中表現對生態環境與資源的珍惜與關懷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|
十七 |
12/19 │ 12/23 |
保惜咱的地球 |
擲糞埽 |
1-2-1 能聽辨閩南語中的語音成分。 1-2-5 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。 2-2-9 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。 |
1.能以閩南語熟念本課文白音。 2.能分辨本課各個文讀音及白話音的差異。 3.能試著舉出本課文白音的其他例詞。 |
1.教師先展示文白音我攏知掛圖。 2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,讓學生聆聽一次,教師再指導學生聆聽一次,教師再指導學生朗誦。 3.教師解說本課文讀音及白話音。 4.教師先讓學生自由發表對本課文白音的看法與感受。 |
1 |
1.文白音我攏知掛圖 2.分圖圖卡 3.教學CD 4.教學DVD 5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口語評量 3.實作評量 |
【資訊教育】4-3-3能利用資訊科技媒體等搜尋需要的資料。 |
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八 |
12/26 │ 12/30 |
保惜咱的地球 |
第四、五課複習 |
1-2-3初步建立各地方言差異之聽辨能力。 1-2-5具有聽辨閩南語一般字詞文白音讀的初步能力。 1-2-7加強建立聽辨閩南語後,把握述題、把握內容、重組內容的初步能力。1-2-10 能在聽辨閩南語文中,深入了解自我的一般生活與別人所談論的生活。 2-2-5能熟練運用閩南語表達感受、理智、想像、欣賞,並且能創造相關的語句。 2-2-8具有前一階段之語言能力。 2-2-9熟悉閩南語中重要語音成分。 2-2-10能順暢而熟練的運用閩南語。2-2-11能運用閩南語與教師、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。 2-2-12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。 2-2-14能運用閩南語進行各種事物的描述、解說。 2-2-18能以閩南語從事一分鐘的報告。 2-2-29能具有學習優美閩南語口頭表達的興趣。 3-2-1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。 4-2-14能將讀物內容與實際生活相連結。 5-2-7能以口述講出自己身邊或鄉土有關的人、事、物的故事。
|
1.熟念第四、五課課文。 2.能將第四、五課語詞運用於生活。 3.能運用第四、五課句型進行對話。 |
1.教師播放教學媒體的課文朗讀,讓學生跟念。教師也可視學生程度,邀請學生上臺背誦。 2.複習第四、五課詞語,播放歌曲,進行傳圖卡遊戲。 3.複習第四、五課句型,進行造句與對話練習。 4.教師可利用備課用書後的單元評量卷,了解學生對此單元的學習成效。 |
1 |
1.第四、五四課課文掛圖。 2.第四、五課分圖圖卡。 3.第四、五課句型卡。 4.教學CD 5.教學DVD 6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紙筆測驗 3.遊戲評量 |
【環境教育】 4-2-3 能分析評估國內區域性環境問題發生原因,並思考解決之道。 【家政教育】 3-3-2 能在食衣住行育樂等活動中表現對生態環境與資源的珍惜與關懷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十九 |
1/2 │ 1/6 |
囡仔歌 |
臆臺灣的地名 |
2-2-25能透過閩南語口語學習與分析,認識閩南文化與其他族群之異同。並略為認識外國及不同族群之文化習俗。 2-2-29能具有學習優美閩南語口頭表達的興趣。 5-2-7能以口述講出自己身邊或鄉土有關的人、事、物的故事。 |
1.藉由有趣的謎猜學習臺灣地名。 2.能知道臺灣地名的閩南語說法。 |
1.教師揭示「囡仔歌-臆臺灣的地名」掛圖,並解說本課主題是猜臺灣的地名,請學生就所知的臺灣地名謎語做討論。 2.教師再說明課文裡所提到的地名,地理位置在哪裡。 3.教師配合教學媒體,一句一句的領讀並解說意思,熟習後全班或分組齊誦。 |
1 |
1.囡仔歌掛圖 2.教學CD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口語評量 2.討論活動
|
【家政教育】 3-3-1 欣賞多元文化中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的傳統與文化。 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廿 |
1/9 │ 1/13 |
唐詩 |
春曉 |
2-2-12 能初步口譯閩南語和國語。 3-2-1能應用標音符號系統了解字詞的音意。 4-2-1能正確應用標音符號系統與文字,讀寫出語詞和語句。 4-2-2能加強認讀閩南語之漢字,了解其意。 5-2-8能利用閩南語音標系統提升說話及閱讀能力。 |
1.能熟念唐詩內容。 2.能熟唱唐詩歌曲,並體會歌曲意境。 |
1.教師揭示唐詩「春曉」的掛圖,請學生先用華語念過一遍。教師說明唐詩亦可以閩南語來念誦,只是古詩的念誦與一般口語的發音有所差異,稱之為「文讀音」。 2.教師逐句解說詩文內容並解釋新詞,讓學生更了解文意,加強學習效果。 3.依前面所分之組別,各組輪流吟唱一遍「春曉」。 4.教師鼓勵學生自創動作帶入詩詞吟唱,最後選出最佳表演吟唱組,教師給予鼓勵。 |
1 |
1.唐詩掛圖 2.教學CD 3.教學DVD 4.電子教科書 |
1.討論活動 2.實作評量
|
【環境教育】 4-2-3 能分析評估國內區域性環境問題發生原因,並思考解決之道。
|
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|
廿一 |
1/16 │ 1/20 |
|
|
【休業式】 |
|
|
|
|
|
|
|
一○一 學年度 第 一 學期 通霄 國民小學 二 年級 閩南語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:二年級教學團隊
一、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(1)節
二、本學期學習目標:
(一)認識各種常見昆蟲,並學會其閩南語說法。
(二)認識不同昆蟲的特性及居住環境。
(三)學會和昆蟲有關的歇後語。
(四)能學會常見植物的閩南語說法。
(五)認識各種不同的植物。
(六)建立愛護植物、喜愛親近植物的觀念。
(七)能在生活中辨識各種昆蟲和植物。
(八)認識家中不同隔間。
(九)學會家中不同隔間的閩南語說法,並能明白不同隔間有不同的用處。
(十)能用閩南語介紹自己家中的隔間。
(十一)認識各種常見的家具和擺設,並學會其閩南語說法。
(十二)能用閩南語描述各種家具、擺設的特徵。
(十三)能分辨家中常見家具和擺設,並了解用途。
(十四)學會以正確、安全的方式使用家具和擺設。
(十五)認識各種不同的情緒。
(十六)學會常見情緒的閩南語說法。
(十七)能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,並學會體諒他人。
(十八)能用閩南語描述故事並發表當時的情緒。
(十九)能學會吟唱傳統念謠。
(二十)能吟唱並欣賞童謠之美。
(二十一)能夠複習本學期所學。
三、本學期課程架構:
第一單元 美麗的世界 |
第二單元 歡迎來阮兜 |
第三單元 歡喜的心情 |
第一課 蠓仔 第二課 玉蘭花 |
第三課 來阮兜坐 第四課 露螺 |
第五課 生日快樂 |
閩南語 第3冊
|
四、教學統整計畫表
週 次 |
起 訖日 期 |
主 題 |
單 元 名 稱 |
十大基 本能力 |
分段能力指標 |
教學 目標 |
教學內容 |
教 學 節 數 |
教學資源 |
評量方式 |
重大議題 |
主題統整 |
一 |
8/30 │ 9/1 |
一、 美 麗 的 世 界 |
1.蠓 仔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 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4能念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國語文 2-1-2-6能結合科技與資訊,提升聆聽的能力,以提高學習興趣。 自然與生活科技 1-1-1-1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(如顏色、敲擊聲、氣味、輕重等)。 健康與體育 3-1-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。 |
認識各種常見昆蟲 ,並學會其閩南語說法。 |
1.揭示課文情境圖,讓學生觀察圖中景象,引導學生回答出「蠓仔」。 2.播放CDu,讓學生聆聽、念誦課文。 3.解說課文內容,並揭示句型長短牌,讓學生練習造句。 4.播放CDu,指導學生演唱本課歌曲。 5.進行「歡樂動一動」活動,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,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,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。 6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7.播放CDu,指導學生進行「造詞練習」和「句型練習」。 |
1 |
1.課文情境圖 2.課文掛圖 3.教用CDu 4.課程教學律動DVD 5.句型長短牌 6.教學電子書 |
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歌曲演唱 律動表演
|
環境教育 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2-1-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
|
|
二 |
9/2 │ 9/8 |
一、 美 麗 的 世 界 |
1.蠓 仔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 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國語文 2-1-2-4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。 自然與生活科技 1-1-1-1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(如顏色、敲擊聲、氣味、輕重等)。 |
認識不同昆蟲的特性及居住環境。 |
1.教師準備數則昆蟲謎語,讓學生進行猜謎,並要求學生用閩南語說出答案。 2.揭示輕鬆學語詞掛圖,詢問學生圖上有哪些昆蟲。 3.播放CDu,教導學生聆聽、念誦本課語詞。 4.教師講解語詞,並修正學生發音。 5.進行「蟲蟲小百科」活動,教師利用圖卡,向學生介紹昆蟲特性,再以圖卡反問學生相關昆蟲問題,讓學生搶答。 6.揭示講看覓掛圖,播放CDu,指導學生聆聽、念誦。 7.進行「教室環境大檢查」活動,請學生觀察自己的抽屜、地面、門窗等地方,詢問學生哪裡需要改進?該怎麼改進? 8.補充介紹其他昆蟲的閩南語說法,以及和昆蟲有關的謎語。 9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|
1 |
1.輕鬆學語詞掛圖 2.講看覓掛圖 3.教用CDu 4.圖卡 5.教學電子書 6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
|
環境教育 4-1-2能經由家人與師長指導,以文字、圖畫等方式記錄校園與住家環境問題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 人權教育 2-1-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。
|
|
三 |
9/9 │ 9/15 |
一、 美 麗 的 世 界 |
1.蠓 仔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 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國語文 3-1-1-8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。 綜合活動 3-1-2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,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。 |
學會和昆蟲有關的歇後語。 |
1.揭示孽譎仔話掛圖,詢問學生圖中的景物。 2.播放CDu,指導學生聆聽、念誦,並進行講解。 3.補充介紹其他和昆蟲相關的歇後語。 4.進行「蟲蟲大考驗」活動,教師請兩位學生上臺,其中一人閉眼抽一張圖卡,並高舉圖卡再睜開眼睛,另一人以比手畫腳的方式讓舉圖卡的學生猜出答案。 5.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。 6.揭示聽看覓掛圖,播放CDu,指導學生進行練習。 7.揭示練習掛圖,播放CDu,指導學生進行練習。 8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|
1 |
1.孽譎仔話掛圖 2.聽看覓掛圖 3.圖卡 4.練習掛圖 5.學習單 6.教用CDu 7.教學電子書 8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 紙筆測驗 |
環境教育 4-1-2能經由家人與師長指導,以文字、圖畫等方式記錄校園與住家環境問題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 人權教育 2-1-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。
|
|
四 |
9/16 │ 9/22 |
一、 美麗的世界 |
2. 玉蘭花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 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能念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健康與體育 3-1-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。 綜合活動 1-1-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。 自然與生活科技 3-1-0-1能依照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。 |
能學會常見植物的閩南語說法。 |
1.教師提問:「厝裡敢有種花?種啥物花?」讓學生自由發表,由此導入本課主題。 2.揭示課文情境圖,詢問學生圖上的景象。 3.揭示課文掛圖,播放CDu,讓學生聆聽、念誦。 4.解釋課文語詞和內容涵義,讓學生了解。 5.揭示句型長短牌,指導學生練習句型。 6.進行「歡樂動一動」活動,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,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,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。 7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8.播放CDu,指導學生進行「造詞練習」及「句型練習」。 |
1 |
1.課文情境圖 2.課文掛圖 3.教用CDu 4.句型長短牌 5.課程教學律動DVD 6.教學電子書 |
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歌曲演唱 律動表演
|
環境教育 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3-1-1能經由親近生物而懂得愛護與尊重生命,並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
|
|
五 |
9/23 │ 9/29 |
一、 美麗的世界 |
2. 玉蘭花 |
一、了解自我與 發展潛能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 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閩南語 1-1-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綜合活動 1-1-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。 自然與生活科技 3-1-0-1能依照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。 |
認識各種不同的植物。 |
1.揭示輕鬆學音標掛圖,並播放CDu,指導學生認讀語詞,並糾正發音。 2.請學生上臺,教師念語詞,學生找出相對應的圖卡,並貼到掛圖上該語詞的位置。 3.播放CDu,讓學生聆聽「語詞造句」。 4.進行「雙雙對對」活動,準備圖卡,讓學生選一張植物圖卡,再彼此詢問對方拿的是哪一張圖卡,拿到相同圖卡的兩人即成一對,最後看誰無法配成一對。 5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6.教師介紹其他植物的閩南語說法。 |
1 |
1.輕鬆學語詞掛圖 2.圖卡 3.教用CDu 4.教學電子書 5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
|
環境教育 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3-1-1能經由親近生物而懂得愛護與尊重生命,並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。
|
|
六 |
9/30 │ 10/6 |
一、 美麗的世界 |
2. 玉蘭花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 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能念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國語文 2-1-1-1能自然安靜的聆聽。 綜合活動 1-1-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。 |
建立愛護植物、喜 愛親近植物的觀念 。 |
1.揭示做伙念俗語掛圖,詢問學生圖上的景物。 2.播放CDu,指導學生聆聽、念誦,並進行講解。 3.指導學生練習學習單。 4.揭示聽看覓掛圖,播放CDu,指導學生進行練習。 5.揭示練習掛圖,播放CDu,請學生分組討論答案。 6.教師公布答案,並利用操作卡將答案貼到掛圖上,再指導學生將貼紙貼到課本中。 7.進行「火車過山洞」活動,教師請兩位學生(甲、乙)面對面握住對方的手,高舉當「山洞」。其他學生排程一列後,一面唱歌曲,一面依序過山洞。當歌曲唱到「四界」時,就把手放下,看哪一個人被圍住,就換那人代替其中一名同學當山洞。 8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9.教師補充介紹與植物有關的俗語。 |
1 |
1.做伙念俗語掛圖 2.聽看覓掛圖 3.練習掛圖 4.學習單 5.操作卡 6.教用CDu 7.教學電子書 8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紙筆測驗 |
環境教育 3-1-1能經由親近生物而懂得愛護與尊重生命,並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。 人權教育 1-1-2了解、遵守團體的規則,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。
|
|
七 |
10/7 │ 10/13 |
一、 美麗的世界 |
2. 玉蘭花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 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自然與生活科技 3-1-0-1能依照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說出來。 |
能在生活中辨識各種昆蟲和植物。 |
1.揭示複習1之1掛圖,播放CDu,請學生聆聽後討論答案,教師再進行講解。 2.揭示複習1之2掛圖,播放CDu,請學生聆聽後討論答案。 3.揭示看圖聽故事掛圖,並播放CDu,讓學生聆聽後,針對故事內容提出問題,引導學生以閩南語回答。 4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5.進行「語詞搶答」活動,將學生分成兩組後,老師說出本單元的一個語詞,請兩組學生各派代表上臺找出該圖卡,並念出來。最先找到正確圖卡的組別得一分,最後統計得分。 |
1 |
1.複習1之1掛圖 2.複習1之2掛圖 3.看圖聽故事掛圖 4教用CDu 5圖卡 6.教學電子書 7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|
環境教育 3-1-1能經由親近生物而懂得愛護與尊重生命,並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。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 人權教育 1-1-2了解、遵守團體的規則,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。
|
|
八 |
10/14 │ 10/20 |
二、 歡迎來阮兜 |
3.來阮兜坐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 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能念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健康與體育 3-1-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。 綜合活動 1-1-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。 |
認識家中不同隔間。
|
1.教師問學生:「恁敢有家己的房間?」請學生舉手回答,藉此帶入本課主題。 2.揭示課文情境圖,詢問學生是否了解圖上畫什麼?請學生舉手回答。 3.揭示課文掛圖,播放CDu,帶領學生念誦後,教師講解課文及語詞。 4.播放CDu,教導學生演唱本課歌曲。 5.揭示句型長短牌,並講解句型。 6.教師播放CDu,讓學生聆聽「句型練習」後,進行造句練習。 7.教導學生「造詞練習」。 8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9.進行「歡樂動一動」活動,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,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,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。 |
1 |
1.課文情境圖 2.課文掛圖 3.句型長短牌 4.教用CDu 5.教學電子書 6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歌曲演唱 律動表演 |
環境教育 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。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
|
|
九 |
10/21 │ 10/27 |
二、 歡迎來阮兜 |
3.來阮兜坐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、規劃、組織與實踐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3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國語文 2-1-1-3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。 綜合活動 3-1-2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,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。 4-1-2發現各種危險情境,並探索保護自己的方法。 |
學會家中不同隔間的閩南語說法,並能明白不同隔間有不同的用處。 |
1.揭示輕鬆學語詞掛圖,播放CDu,並指導學生發音。 2.揭示圖卡,帶領學生認讀語詞,再進行語詞解說。 3.播放CDu,讓學生聆聽「語詞造句」。 4.進行「搶答遊戲」活動,教師將全班分成兩祖,並將圖卡散放在講臺上。老師問問題,各組派代表上前找出正確的圖卡並念出來,即得一分。 5.揭示講看覓掛圖,播放CDu,讓學生聆聽對話,教師再講解內容。 6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|
1 |
1教用CDu 2.圖卡 3.輕鬆學語詞掛圖 4.講看覓掛圖 5.教學電子書 6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
|
環境教育 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。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 人權教育。 1-1-2了解、遵守團體的規則,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。
|
|
十 |
10/28 │ 11/3 |
二、 歡迎來阮兜 |
3.來阮兜坐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、規劃、組織與實踐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綜合活動 4-1-2發現各種危險情境,並探索保護自己的方法。 |
能用閩南語介紹自己家中的隔間。 |
1.揭示聽看覓掛圖,播放CDu,請學生聆聽後作答。 2.揭示練習掛圖,播放CDu,讓學生分組討論。 3.進行「情境猜謎」活動,教師先將全班分成數組,各組會抽到一個主題,並以此想出一個情境對話再上臺表演,讓臺下同學猜出表演的主題。 4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5.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。 6.補充介紹其他家中隔間的閩南語說法。 |
1 |
1.聽看覓掛圖 2.練習掛圖 3.教用CDu 4.學習單 5.教學電子書 6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 紙筆測驗 |
環境教育 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 人權教育 1-1-2了解、遵守團體的規則,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。
|
|
十 一 |
11/4 │ 11/10 |
二、 歡迎來阮兜 |
4.露螺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4能念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自然生活與科技 1-1-1-1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(如顏色、敲擊聲、氣味、輕重等)。 健康與體育 3-1-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。 |
認識各種常見的家具和擺設 ,並學會其閩南語說法。 |
1.教師詢問學生:「恁敢有看過露螺?佇啥物所在看著的?」,請學生回答,以此導入本課主題。 2.揭示課文情境圖,讓學生觀察圖中景象。 3.揭示課文掛圖,播放CDu,讓學生聆聽、念誦,教師再解析課文。 4.揭示句型長短牌,並播放CDu,指導學生聆聽「句型練習」並講解。 5.播放CDu,教導學生演唱本課歌曲。 6.播放CDu,教導學生「造詞練習」。 7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8.進行「歡樂動一動」活動,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,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,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。 |
1 |
1.課文情境圖 2.課文掛圖 3.教用CDu 4.句型長短牌 5.教學電子書 6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律動表演 歌曲演唱 |
環境教育 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 家政教育 3-1-2察覺自己的生活禮儀與習慣。
|
|
十 二 |
11/11 │ 11/17 |
二、 歡迎來阮兜 |
4.露螺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七、規劃、組織與實踐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3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國語文 2-1-1-3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。 自然生活與科技 1-1-1-1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(如顏色、敲擊聲、氣味、輕重等)。
|
能用閩南語描述各種家具、擺設的特徵。 |
1.教師揭示輕鬆學語詞掛圖,播放CDu,讓學生聆聽、念誦。 2.揭示圖卡,以圖反問學生該語詞的念法。 3.播放CDu,讓學生聆聽「語詞造句」。 4.進行「買東西」活動,全班每人選一張書後圖卡,教師說:「我欲買物件。」學生問:「買啥物?」教師回答:「我欲買電視。」這時手上拿著電視圖卡的學生就要立即跟在教師後面。若教師說:「毋買矣!」學生則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,動作慢的學生要代替教師買東西。 5.教師補充介紹家中其他物品的閩南語說法。 6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|
|
1.輕鬆學語詞掛圖 2.書後圖卡 3.圖卡 4.教用CDu 5.教學電子書 6.課程教學律動DVD
|
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|
性別教育 2-1-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。 人權教育 1-1-2了解、遵守團體的規則,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。 家政教育 3-1-2察覺自己的生活禮儀與習慣。
|
|
十三 |
11/18 │ 11/24 |
二、 歡迎來阮兜 |
4.露螺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國語文 2-1-2-4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。 綜合活動 3-1-2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,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。 自然生活與科技 1-1-1-1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(如顏色、敲擊聲、氣味、輕重等)。 |
能分辨家中常見家具和擺設 ,並了解用途。 |
1.教師播放CDu,揭示臆謎猜掛圖,指導學生聆聽。 2.播放CDu,請學生聆聽「俗諺」後,教師再進行講解。 3.揭示聽看覓掛圖,播放CDu,請學生分組討論答案,教師公布答案,利用操作卡將答案貼到掛圖上,再讓學生將貼紙貼到課本中。 4.揭示練習掛圖,播放CDu,請學生聆聽後作答。 5.進行「一筆畫」活動,將全班分數組,教師先以「電視」為題目,在黑板上用一筆畫出電視圖,讓學生猜出教師畫的是什麼。再請各組派代表上臺抽圖卡決定題目,仿照教師的方法讓全班猜答案。 6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7.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。 |
1 |
1.教用CDu 2.臆謎猜掛圖 3.聽看覓掛圖 4.練習掛圖 5.學習單 6.操作卡 7.教學電子書 8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團體遊戲 紙筆測驗 |
環境教育 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。 人權教育 1-1-2了解、遵守團體的規則,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。 家政教育 3-1-2察覺自己的生活禮儀與習慣。
|
|
十四 |
11/25 │ 12/1 |
二、 歡迎來阮兜 |
4.露螺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七、規劃、組織與實踐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閩南語 1-1-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國語文 2-1-1-8能主動參與溝通,聆聽對方的說明。 綜合活動 3-1-2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,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。 |
學會以正確、安全的方式使用家具和擺設。 |
1.揭示複習2之1掛圖,播放CDu,指導學生練習。 2.揭示複習2之2掛圖,播放CDu,讓學生聆聽後詢問圖片相關問題,指導學生以完整的句子表達。 3.揭示看圖聽故事掛圖,播放CDu,指導學生聆聽故事後,再詢問學生相關問題。 4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5.進行「搶答遊戲」活動,全班分成兩組,利用本單元的圖卡,當教師描述本單元某一語詞的性質、特徵後,請兩組代表上前從圖卡中找出正確的一張並念出來。 |
1 |
1.教用CDu 2.複習2之1掛圖 3.複習2之2掛圖 4.看圖聽故事掛圖 5.圖卡 6.教學電子書 7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團體遊戲 聽力測驗 |
性別平等教育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 人權教育 1-1-2了解、遵守團體的規則,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。 家政教育 3-1-2察覺自己的生活禮儀與習慣。
|
|
十五 |
12/2 │ 12/8 |
三、歡喜的心情 |
5.生日快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、溝通 、表達與分享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能念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國語文 2-1-2-6能結合科技與資訊,提升聆聽的能力,以提高學習興趣。 健康與體育 3-1-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。 綜合活動 1-1-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。 |
認識各種不同的情緒。 |
1.教師詢問學生:「恁敢會曉唱〈生日快樂〉這塊歌?」,請學生回答,並讓自願的學生上臺演唱。 2.揭示課文情境圖,讓學生觀察圖中景象並回答,引導學生進入本課主題。 3.揭示課文掛圖,並播放CDv,讓學生聆聽、念誦後,教師解析課文和語詞。 4.播放CDv,指導學生演唱本課歌曲。 5.揭示句型長短牌,指導學生學習本課句型。 6.播放教學電子書,指導學生學習「語詞運用」。 7.進行「歡樂動一動」活動,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,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,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。 8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|
1 |
1.課文情境圖 2.課文掛圖 3.教用CDv 4.句型長短牌 5.教學電子書 6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歌曲演唱 律動表演 |
環境教育 3-1-2能具有好奇心,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,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。性別平等教育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
|
|
十六 |
12/9 │ 12/15 |
三、歡喜的心情 |
5.生日快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、欣賞 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 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七、規劃、組織與實踐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4能初步聽辨他人口頭表達的感受與情緒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2-1-5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6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國語文 2-1-1-3能養成仔細聆聽的習慣。 綜合活動 1-1-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。 |
學會常見情緒的閩南語說法。 |
1.揭示輕鬆學語詞掛圖,並播放CDv,指導學生認讀語詞,並糾正發音。 2.揭示講看覓掛圖,播放CDv,讓學生聆聽、念誦。 3.教師將全班分組,同學們各自尋找對象進行對話練習。 4.進行活動「感同身受」,教師講述與情緒相關的寓言、故事,請學生表感想,並想一想,若是自己的話,應該怎麼做比較好?藉此培養學生的同理心。 5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6.補充介紹其他和情緒相關的語詞。 |
1 |
1.教用CDv 2.輕鬆學語 詞掛圖 3.講看覓掛圖 4.教學電子書 5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聽力測驗
|
環境教育 3-1-2能具有好奇心,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,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
|
|
十七 |
12/16 │ 12/22 |
三、歡喜的心情 |
5.生日快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二、欣賞、表現與創新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七、規劃、組織與實踐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3能簡單地向別人敘述自我的生活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國語文 2-1-2-4能有條理的掌握聆聽到的內容。 綜合活動 1-1-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。 |
能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,並學會體諒他人。
|
1.揭示做伙念俗語掛圖,播放CDv,讓學生聆聽、念誦。 2.指導學生完成學習單。 3.補充介紹和情緒相關的俗語。 4.揭示聽看覓掛圖,播放CDv,請學生聆聽後作答。 5.揭示練習掛圖,播放CDv,讓學生分組討論答案,教師再公布解答。 6.進行「突發狀況」活動,將全班分成數組,先帶領學生做臉部肌肉放鬆運動,接著準備圖卡,請各組代表上臺教師每抽出一張情緒圖卡,學生就做出相對應的表情,看哪一組表演得最好。 7.補充介紹其他和情緒相關的歇後語。 8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|
1 |
1.教用CDv 2.做伙念俗 語掛圖 3.聽看覓掛 圖 4.練習掛圖 5.學習單 6.圖卡 7.教學電子書 8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紙筆測驗 |
環境教育 3-1-2能具有好奇心,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,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。性別平等教育 2-1-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。
|
|
十八 |
12/23 │ 12/29 |
三、歡喜的心情 |
5.生日快樂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 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5能初步運用閩南語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與禮貌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綜合活動 1-1-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。 3-1-2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,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。 |
能用閩南語描述故事並發表當時的情緒。 |
1.揭示複習3之1掛圖,並播放CDv,讓學生聆聽後討論答案。 2.揭示複習3之2掛圖,播放CDv,讓學生聆聽後發表答案。 3.揭示看圖聽故事掛圖並播放CDv,指導學生聆聽故事,再就故事內容提問,引導學生用閩南語回答。 4.進行「情境表演」活動,教師將全班分成數組,各組輪流上臺表演看圖聽故事的內容,可讓學生發揮創意,加入其他情節,增添趣味性。 5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|
1 |
1.教用CDv 2.複習3之1掛圖 3.複習3之2掛圖 4.看圖聽故事掛圖 5.教學電子書 6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聽力測驗 團體遊戲 |
環境教育 3-1-2能具有好奇心,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,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。性別平等教育 2-1-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。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
|
|
十九 |
12/30 │ 1/5 |
傳統念謠 |
豆花捙倒擔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能念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自然與生活科技 1-1-5-1學習運用合適的語彙,來表達所觀察到的事物(例如水的冷熱能用燙燙的、熱熱的、溫溫的、涼涼的、冰冰的來形容)。 1-1-5-2嘗試由別人對事物特徵的描述,知曉事物。 健康與體育 3-1-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。 |
能學會吟唱傳統念謠。 |
1.教師詢問學生:「恁敢有食過豆花?」請學生回答,接著再問:「恁有食過啥物口味的豆花?」請學生發表意見,藉此引起學生興趣。 2.揭示傳統念謠掛圖,並播放CDv,讓學生聆聽、念誦,並解析課文。 3.進行「歡樂動一動」活動,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,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,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。 4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5.進行「一二三木頭人」活動,請全班站在教室後方,一人當「鬼」站在講臺上背對著同學。全班一起唱本課歌曲,在當鬼的人喊「停」時,全班就立刻停止動作,若有人被發現喊停後還在動,就換此人當鬼。 |
1 |
1.教用CDv 2.傳統念謠掛圖 3.課程教學律動DVD 4.教學電子書 |
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歌曲演唱 律動表演 團體遊戲 |
家政教育 1-1-1察覺食物與健康的關係。 環境教育 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。
|
|
二十 |
1/6 │ 1/12 |
歡喜來過年 |
過年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三、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 四、表達、溝通與分享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十、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|
閩南語 1-1-1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簡短語句。 1-1-2能初步聽辨教師教學語言及教學內容。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2-1-1能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語詞及簡短語句。 2-1-2能運用閩南語進行簡單對話。 2-1-4能念唱童謠,並以簡單的語句複述所聽到的故事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4-1-2能養成喜歡認讀閩南語讀物的態度與習慣。 健康與體育 3-1-1表現簡單的全身性身體活動。 綜合活動 1-1-1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。 |
能吟唱並欣賞童謠之美。 |
1.教師詢問學生:「恁上佮意過年的啥物風俗?為啥物?」,請學生發表意見。 2.教師播放CDv,讓學生聆聽歌曲。 3.揭示歡喜來過年掛圖,播放CDv,讓學生聆聽、念誦,並解析課文。 4.進行「歡樂動一動」活動,播放課程教學律動DVD,教導學生課文律動動作,請學生隨著歌曲一同做律動。 5.搭配教學電子書,複習本堂課所學。 6.補充介紹與過年相關的俗語。 7.進行「快樂過新年」活動,教師可告訴學生有關過年食物的意義,讓學生對過年相關食物有更多的認識。 |
1 |
1.教用CDv 2.歡喜來過年掛圖 3.課程教學律動DVD 4.教學電子書 |
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歌曲演唱 律動表演
|
生涯發展教育 2-1-1培養互助合作的生活態度。 性別平等教育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
|
|
二十一
|
1/13 ︱ 1/18 |
總複習 |
總複習 |
一、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四、表達 、溝通與分享 五、尊重 、關懷與團隊合作 八、運用科技與資訊 九、主動探索與研究 |
閩南語 1-1-3能運用視聽媒材提升聆聽的能力。 1-1-5能養成注意聆聽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2-1-6能運用閩南語簡單表達感受、情緒與需求。 2-1-7能養成樂意說閩南語的態度與習慣。 4-1-1能養成基本的閩南語認讀能力。 國語文 2-1-1-1能自然安靜的聆聽。 2-1-1-2喜歡聆聽別人發表。 |
能夠複習本學期所學。 |
1.播放本冊1到5課的CD,帶領學生念誦課文、演唱課文歌曲。 2.教師可配合各課的語詞圖卡,讓學生複習本學期學過的語詞,並糾正其發音。 3.進行「我的最愛」活動,請學生分組討論最喜歡本冊的哪個單元,原因為何?接著請各組推派代表向全班發表該組的想法。 |
1 |
1.課文掛圖 2.圖卡 3.教用CD uv 4.教學電子書 5.課程教學律動DVD |
口語評量 朗誦評量 歌曲演唱 報告評量
|
性別平等教育 2-1-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,不受性別的限制。 人權教育 1-1-2了解、遵守團體的規則,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。
|
|